一、保健品市場 品類、品種、品牌分析
大健康產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賽道,其中保健食品的需求在不斷的擴大。保健品市場將在營養保健食品零食化、養生年輕化和運動營養品快速增長的推動下持續健康發展。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我保健和免疫力的提高。保健品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需求,還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個性化的選擇,這為保健品市場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統計,2019年全國保健品市場規模達到約4000億人民幣。未來幾年,預計保健品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增長率有望達到10%-15%,到2025年將達到5500億元人民幣左右規模。
縱觀保健品全品類零售銷售額占比分析,截至2023年Q1,營養補充劑與特殊配方食品、免疫增強劑上漲明顯,這可能與春季流感、過敏、“二陽”的預防與康復有關。
部分品種競爭較為激烈,如蛋白粉、氨糖軟骨素鈣、靈芝孢子粉這些受眾群體為中老年人居多的品種競爭廠家數均70家以上。
面向全人群的膳食補充劑,復合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E等競爭廠家均超過百家。
隨著現代社會壓力變大,睡眠問題隨之而來,安神助眠類品種也是較熱的賽道。益生菌近3年的增長率在20%以上,目前有47個廠家,相信在未來較短的時間內會迅速增長。
二、競爭日趨激烈 如何拔得頭籌
那么,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保健品行業如何才能拔得頭籌?筆者認為,產品的研發才是關鍵,保健品行業正在從“打贏營銷戰”逐漸進入“研發爭奪戰”中,根據需求來研發產品,細分需求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一)人口老齡化,增強免疫力為最大需求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為了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延緩病情,日益增強對養生保健的重視程度。需要特別關注針對老年人身體機能變化的適應性配方和營養需求,如增強骨密度、改善心血管健康和促進免疫功能等。在保健品的研發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健康需求,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為了提高老年人接受和使用保健品的程度,還需要注意產品的易用性、口感和包裝設計,以便老年人能夠方便地使用和享受。
(二)年輕人“朋克養生”,更加注重科學性和可靠性
“保溫杯里泡枸杞”已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養生”大軍。他們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呈現出與傳統養生觀念不同的需求,因此對于青年人的保健品研發可以更加注重創新和個性化,使用戶獲得與眾不同的產品體驗。建議集中在增加能量、改善睡眠質量、增強免疫力、減輕壓力等方面的功能性產品。
(三)挖掘中醫藥瑰寶,構建特色產品
目前企業研發主要集中在化學及生物制品中,布局中藥保健品的企業屈指可數。飲食養生早已在中醫藥學體系中出現,是中華保健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國保健食品與中醫藥養生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保健食品的研發中,借鑒中醫藥養生理論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中醫藥養生理論強調平衡身體的陰陽、五行和臟腑等方面的關系,關注對整體健康的維護和疾病的預防。也注重個體差異和個體化的養生方案。因此,在保健食品的研發過程中,可以考慮根據不同人群的體質和需求,發揮“藥食同源”的“特長”,為個體提供不同的健康保健解決方案。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人民的健康水平將持續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將大幅提升,健康產業規模將顯著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預計達到16萬億,并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實施國民營養計劃和合理膳食行動、強化食品安全標準與風險監測評估、促進健康與養老、推動食品等產業的融合發展,以及壯大健康新的業態和模式。這些政策的出臺都將不同程度地有利于保健品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找到市場差異,精準定位不同需求,才能在這片“初生的藍海”極速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