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有哪些危害?
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違反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原則,妨礙資本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是我國證券執法的重點。
1、什么是內幕交易?
內幕交易是一種典型的證券欺詐行為,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或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內幕消息公開前,泄露內幕信息,根據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向他人提出買賣證券建議的行為。內幕交易一直以來都是證券監管機構積極防控和嚴厲打擊的對象。要理解內幕交易,需從內幕信息、內幕人員和內幕行為這三個點出發。
(1)內幕信息
內幕信息指未對外界公布的信息,產生于由信息形成合意、決策文件到對外公布過程。這種隱藏在“幕后”的信息通常涉及公司經營、財務等重要方面,一般是公司發展的“風向標”。
這些重大信息在發布之后,可能會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和證券價格產生重大影響。例如,上市公司重大財務虧損信息、違約糾紛、高管涉嫌違法違紀等信息往往會引起公司股票價格下跌;上市公司的盈利信息、資產增值信息往往會引起證券價格的上漲。
(2)內幕人員
內幕人員是指內幕信息“知情人”。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知情人因其職務、職權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在重要信息發布前就掌握內幕消息。
《證券法》第51條規定的內幕信息知情人包括:發行人董監高,持股5%以上股東及其董監高,實際控制人及其董監高,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監高,重大資產交易方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因職務便利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服務機構有關人員,其他規定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等。
(3)內幕行為
內幕行為即指內幕人員利用其掌握的內幕信息獲利或者減免損失的行為,這種獲利可能是直接獲利或間接獲利。
最常見的內幕行為是在內幕信息公開前的敏感期買賣公司證券,這種買賣證券的行為可能是內幕人員自己操作,或是明示、暗示其他人進行證券買賣。例如,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發生虧損等內幕信息對外公布前大量拋售公司股票,為自己止損,便是一種典型的內幕交易行為。
此外,在內幕信息向公眾公開前,內幕人員泄露內幕信息給他人,也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內幕行為。
2、內幕交易有什么危害?
一方面,內幕交易違反證券市場“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打擊廣大投資者信心,影響證券價格客觀性,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
另一方面,內幕人員通過內幕交易行為謀取非法利益,其行為使證券交易信息失去平等性和及時性,影響其他投資者判斷,使其他投資者遭受損失。
3、什么是操縱市場?
操縱市場又稱為操縱行情,是指行為人以謀取利益或減少損失為目的,利用資金、信息等優勢,以各種不正當手段,故意通過交易扭曲證券交易價格或交易量,制造證券市場假象,誘使投資者對證券價值產生錯誤判斷,誘導其跟進買入或賣出的行為。
4、操縱市場有哪些形式?
目前典型的操縱證券市場形式有以下幾種:
(1)利用優勢連續交易操縱
連續交易操縱是指通過連續競價交易造成證券交易活躍的表象,比如故意抬高或壓低該證券的價格,從而誘使其他投資者跟進買進或賣出的行為。例如,7月3日至7月28日期間,A公司使用其控制的5個證券賬戶,通過集中資金優勢和信息優勢,連續買賣、尾盤拉抬,影響Z公司價格和交易量,之后A公司又反向賣出Z公司股票獲利不正當利益。
(2)約定交易操縱
約定交易操縱是指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時間、價格、數量和方式進行證券交易,從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
(3)洗售操縱
洗售操縱是指以自己實際控制賬戶為相互交易對象進行不轉移所有權的自買自賣,從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例如,Y公司在2016年12月27日至2017年2月9日期間,采用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交易,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組間交易操縱X公司股票,累計買入X公司1981.90萬股,買入金額10.90億元,賣出X公司1981.89萬股,賣出金額11.05億元,扣除交易稅費后獲利1376.45萬元。
(4)蠱惑交易操縱
蠱惑交易指行為人故意編造、傳播、散步虛假重大信息,影響投資者決策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迅速,利用電子技術和社交媒體來散布虛假或者誤導性信息的操縱市場行為更為常見,投資者們更要擦亮雙眼。
(5)搶先交易操縱
搶先交易俗稱“搶帽子交易”,是指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證券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等,事先買賣或者持有相關證券,并對該證券公開做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以便通過其期待的市場波動中取得不正當利益。例如,受邀擔任某電視節目嘉賓的上海某證券營業部證券經紀人朱某,在上電視節目之前使用其控制的3個證券賬戶提前買入15支股票,并在電視節目中對上述股票進行公開評價、預測及推介,待上述股票價格拉升之=后迅速拋售謀取利益。
(6)虛假申報操縱
虛假申報操縱是指行為人不以成交為目的,頻繁進行申報和撤銷申報,影響證券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的行為。頻繁申報和撤銷申報是指行為人在同一交易日內,在同一證券有效競價范圍內,連續、交替進行三次以上申報和撤銷申報。例如,X某通過其控制的賬戶組,在漲停價買盤遠大于賣盤情況下,大量以漲停價申報買入D公司股票,并頻繁撤單再申報,制造漲停價買單的假象,影響投資者判斷。X某的上述行為被法院認定為構成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5、操縱證券市場有什么危害?
操縱證券市場通過人為哄抬或者壓低證券價格,虛構市場供求關系,制造證券市場假象,誤導投資者作出錯誤判斷,誘導或致使投資者基于錯誤認識進行證券交易,使投資者利益遭受嚴重損失。該行為破壞了證券市場定價機制和競爭機制,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這也是我國對操縱市場行為進行監管和規制的根本原因。
小貼士:
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廣大投資者利益。投資者可以多關注上市公司公告和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信息,對異常交易數據保持警惕,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